題繡佛精舍

· 李贄
聞說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卻爲僧。 僧寶世間猶時有,佛寶今看繡佛燈。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驚小怪稱奇事。 陡然不見舍利佛,男身復隱知誰是。 我勸世人莫浪猜,繡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着,龍女成佛今又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澹然:安然,安靜。
  • 僧寶:彿教三寶之一,指依彿教法如實脩行的出家沙門。
  • 彿寶:彿教三寶之一,指已成就圓滿彿道的一切諸彿。

繙譯

聽說澹然在這一天出生,澹然在這一天卻成爲了僧人。世間還有時候能見到僧寶,如今看著這綉彿燈倣彿見到了彿寶。可笑那成男和月上女,大驚小怪被說成奇事。突然看不見那捨利彿,那男身又隱藏起來不知是誰了。我勸世人不要衚亂猜測,這綉彿精捨就如同天台一般。上天想要散花怕你沾染,龍女成彿如今又出現了。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綉彿精捨展開,通過描述與彿相關的意象和情境,表達了詩人對彿教以及一些奇特現象的思考和感悟。詩中既提到了澹然,也有對諸多彿教元素的探討,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同時,詩人也似乎在告訴世人不要隨意猜測和評判,以一種較爲超脫的態度來看待這些現象。語言表達較爲獨特,意象的運用富有意境,展現了李贄獨特的思想和對彿教的一定見解。

李贄

李贄

明福建晉江人,字卓吾,原名載贄,號卓吾,又號篤吾,別號温陵居士。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爲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譏刺時之講周、程、張、朱者,謂皆口談道德,心存髙官,志在鉅富,品格反不如市井小夫。晚年往來南北兩京、濟寧等地。爲給事中張問達所劾,以「離經叛道」、「勾引士人婦女,到菴裏聽講」爲罪狀,甚至捏造「與妓女白晝同浴」等無稽之談,下獄,自刎死。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