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

· 包佶
洛下交親滿,歸閒意有餘。 翻嫌舊坐宅,卻駕所懸車。 腹飽山僧供,頭輕侍婢梳。 上官唯揖讓,半祿代耕鋤。 雨散三秋別,風傳一字書。 勝遊如可繼,還欲並園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翻嫌:反而嫌棄。
  • 懸車:古代官員退休後,將車掛起,表示不再使用,這裏指退休。
  • 腹飽:吃得飽飽的。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上官:上級官員。
  • 唯揖讓:只是行禮讓位,表示謙讓。
  • 半祿:一半的俸祿。
  • 耕鋤:耕田鋤地,指農耕生活。
  • 三秋:指秋季的三個月,這裏泛指一段時間。
  • 一字書:指書信,因爲古代書信常以「一」字開頭。
  • 勝遊:愉快的遊玩。
  • 園廬:園林和房屋。

翻譯

在洛陽,親朋好友衆多,歸隱閒居的生活讓我感到滿足。 反而嫌棄起舊時的住宅,決定退休後不再駕車出行。 吃得飽飽的,山中的僧人供給我食物,侍女輕輕地爲我梳頭。 面對上級官員,我只是行禮讓位,用一半的俸祿代替耕田鋤地的生活。 雨中分別已是三秋之前,風傳來了一封書信。 如果還有愉快的遊玩,我還想和園中的房屋一起享受。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包佶對歸隱生活的滿足和對舊日生活的反思。詩中,「翻嫌舊坐宅,卻駕所懸車」反映了詩人對過去生活方式的厭倦和對新生活的嚮往。通過「腹飽山僧供,頭輕侍婢梳」等句,詩人描繪了自己在歸隱生活中的舒適與自在。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愉快生活的期待,顯示了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自然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淡漠。

包佶

唐潤州延陵人,一說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寶六年進士。累官至祕書監。與韓洄、元琇、李衡等皆出於劉晏門下。德宗貞元以後,相繼掌天下財利。歷汴東兩稅使,諸道鹽鐵等使,遷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工詩。與兄包何齊名,時稱二包,又與父、兄號三包。有詩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