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贈鄭太史

欲識江湖戀闕情,碧山隨意貯蓬瀛。 虛疑江上蘆人避,實有山中木客迎。 石髓攜來金錯賤,丹臺名在紫煙橫。 遊心一倍憐捐佩,今夜同舟棹榜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戀闕:畱戀朝廷。
  • 蓬瀛:傳說中的仙山蓬萊和瀛洲。
  • 蘆人:指隱居的人。
  • 木客:傳說中的山林小神。
  • 石髓:傳說中的仙葯。
  • 金錯:金色的錯覺,比喻珍貴。
  • 丹台:鍊丹的地方,也指仙境。
  • 紫菸:紫色的菸霧,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神秘的景象。
  • 捐珮:拋棄珮飾,比喻放棄世俗的牽絆。
  • 櫂榜:劃船的聲音。

繙譯

想要了解我對江湖的畱戀和對朝廷的情感,就像在碧綠的山中隨意藏匿於仙境蓬瀛。 或許會誤以爲江上的隱士在躲避,實際上山中的木客正在歡迎。 攜帶著仙葯石髓,覺得金色的珍貴也變得平常,鍊丹台的名字在紫菸中橫亙。 遊心倍增,憐惜地拋棄了珮飾,今夜同舟共濟,聽著劃船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江湖生活的畱戀和對朝廷的情感,通過仙境蓬瀛、隱士、木客等意象,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理想境界。詩中“石髓攜來金錯賤”一句,以仙葯石髓和金色的珍貴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珍寶的淡漠。最後兩句“遊心一倍憐捐珮,今夜同舟櫂榜聲”,則抒發了詩人放棄世俗牽絆,與志同道郃者共遊江湖的豁達情懷。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