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薤葉:一種植物,葉子細長,這裡形容女子額前的劉海。
- 香繩:指女子的發髻上的裝飾,如絲帶或細繩。
- 取次:逐漸,漸漸。
- 酒暈:因飲酒而臉上泛起的紅暈。
- 髻:女子的發髻。
- 山爭出:形容發髻高聳,如同山峰爭相突出。
- 眉成月又重:形容眉毛彎曲如新月,且濃密。
繙譯
美人對著鏡子,額前的劉海依稀可見,發髻上的裝飾漸漸松散。 她的睡眼似乎還有些無力,臉上的酒暈依然濃重未消。 她的發髻高聳如山峰,眉毛彎曲如新月,且濃密。 如果不是因爲她的身影,未必會有人願意與她相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美人對鏡自照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她的容貌和神態。詩中“薤葉依稀印”和“香繩取次松”分別描繪了美人額前的劉海和逐漸松散的發髻,形象生動。後兩句“髻就山爭出,眉成月又重”則運用比喻,將發髻比作山峰,眉毛比作新月,形容其高聳和濃密,展現了美人的獨特魅力。最後兩句“若非形與影,未必肯相容”則表達了美人的孤傲和與衆不同,使得整首詩更加富有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