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

· 陳璉
堂堂藩屏臨邊塞,舊築高城百雉堅。 已見華風清絕漠,肯教黎庶染腥羶。 水聲東去經隆慶,山色西來自萬泉。 此日防秋多虎將,擬看勳業勒燕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堂堂:形容莊嚴、威武。
  • 藩屏:指邊疆的屏障,比喻國家的邊防。
  • 百雉:形容城牆高大堅固。
  • 華風:指中原的文化和風俗。
  • 絕漠:指遙遠的邊疆。
  • 黎庶:指百姓。
  • 腥羶:指外族的習俗或文化。
  • 隆慶:地名,指隆慶州,今北京市延慶區。
  • 萬泉:地名,指萬泉河,位於今北京市。
  • 防秋:指秋季的邊防。
  • 虎將:形容勇猛的將領。
  • 燕然:山名,位於今蒙古國境內,古代常用來指邊疆。

翻譯

莊嚴的邊疆屏障面對着邊塞,舊時建造的高大城牆堅固無比。 中原的文化風俗已經深入到遙遠的邊疆,絕不讓百姓沾染外族的習俗。 水聲向東流去,經過隆慶州,山色從西邊的萬泉河而來。 如今正值秋季邊防,有許多勇猛的將領,打算在燕然山上刻下他們的功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邊疆的堅固防禦和中原文化的深遠影響。詩中,「堂堂藩屏」和「百雉堅」形象地展現了邊塞的威嚴與堅固,而「華風清絕漠」則表達了中原文化對邊疆的深遠影響。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邊疆的壯麗和將領們的英勇。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邊防的自豪和對將領們功勳的期待。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