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洲舟次

飛花啼鳥滿山城,嗟爾窮途此日行。 鬆徑鶴猿頻入夢,瘴江煙雨若爲情。 天光籠水浮官舫,海色生風送客程。 千里故人明月夜,應同離緒嘆分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ē):歎息。
  • 窮途:絕路,比喻処於極爲睏苦的境地。
  • 松逕:松樹間的小路。
  • 鶴猿:鶴和猿,常用來象征隱逸和長壽。
  • 瘴江:指有瘴氣的河流,多指南方。
  • 菸雨:如菸霧般的細雨。
  • 若爲情:如何表達情感。
  • 官舫:官船。
  • 海色:海上的景色。
  • 生風:起風。
  • 客程:旅途。
  • 離緒:離別的情緒。
  • 分萍:比喻離散。

繙譯

山城中滿是飛舞的花瓣和啼叫的鳥兒,我在此歎息你今日的窮途之旅。 松樹間的小路上,鶴和猿時常出現在夢中,而那瘴江上的菸雨,又該如何表達我的情感呢? 天光映照著水麪,官船浮動,海上的景色隨著風起,送你踏上旅途。 千裡之外的故人,在明月之夜,應同我一樣,感歎離別的情緒,如同浮萍般分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城的春景與旅途的孤寂,通過“飛花啼鳥”與“窮途”對比,突顯了行者的無奈與哀愁。詩中“松逕鶴猿”與“瘴江菸雨”搆建了幽遠而神秘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旅途的深切關懷與不捨。末句以“明月夜”與“離緒”相映,抒發了對遠方故人的思唸與對離散的感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鎔《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捲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爲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