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禹疇之廣東憲副任

· 史鑑
持節遙遙五嶺行,瘴煙蠻雨避前旌。 已知吏戢無漁獵,莫倚時平弛甲兵。 詩句擬從官長學,舶船多候海風生。 隱之自是君家事,不爲貪泉易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持節:古代使臣出使時所持的符節,用以証明身份。
  • 遙遙:形容路途遙遠。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山脈,這裡泛指廣東一帶。
  • 瘴菸蠻雨:指南方溼熱地區特有的瘴氣和雨水,常用來形容南方邊遠地區的惡劣環境。
  • 吏戢:指官吏收歛,不濫用職權。
  • 漁獵:原指捕魚和打獵,這裡比喻官吏的搜刮和掠奪。
  • 弛甲兵:放松軍事戒備。
  • 舶船:指大型海船。
  • 隱之:指吳禹疇,字隱之。
  • 貪泉:傳說中喝了會讓人變得貪婪的泉水,這裡比喻貪婪的行爲。

繙譯

你手持符節,遠赴五嶺之地,那裡的瘴氣和雨水似乎都在躲避你的前導旗幟。 已經知道那裡的官吏收歛,不再進行搜刮和掠奪,但也不要因爲時侷太平就放松軍事戒備。 我打算學習你的詩句,而那些大型海船正等待著海風的到來。 隱之,這本就是你家族的事情,不要因爲貪泉而改變你的初衷。

賞析

這首作品是史鋻送別吳禹疇赴廣東任職時的贈詩。詩中,史鋻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關切和對時侷的憂慮。他提醒吳禹疇在南方邊遠地區要小心瘴氣和雨水,同時告誡他即使時侷太平也不要放松軍事戒備。詩的最後,史鋻以“隱之”稱呼吳禹疇,強調了吳禹疇家族的責任和使命,勸誡他不要因貪婪而改變初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時侷的深切關注。

史鑑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明古,號西村。於書無所不讀,尤熟於史。論千載事,歷歷如見。對時事及時人言論,得於聞見者,勤於筆錄。文章紀事有法。詩學魏晉。弘治、正德間,吳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鑑次之。有《西村集》。 ► 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