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仲明侍御邀集西清館聽文兒歌

· 王醇
平波削玉天倒明,綠綃輕縐涼醾生。 芙蓉千尺回繡楹,一枝含豔忽有聲。 圓珠瀝瀝溜盤走,不斷柔煙醉春柳。 點點鳴泉滴暗冰,微啼徵婦背紅燈。 林間輕籟時能止,斑竹鸞弦幾回死。 蠟花半剪夜色遙,況復霞凝酒暈嬌。 欲邀眼笑心先蕩,得近衣香魂已銷。 此際心魂餘幾許,不知離卻寒塘渚。 且向花龕懺有情,高樓睡掩秋山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波削玉:形容水麪平靜如削過的玉石,光滑明亮。
  • 綠綃輕縐:綠綃,綠色的薄紗;輕縐,輕輕地皺起。
  • 涼醾:涼爽的感覺。
  • 芙蓉千尺:形容樓閣高聳,如芙蓉般美麗。
  • 廻綉楹:廻鏇的綉花柱子。
  • 霤磐走:形容歌聲圓潤流暢,如珠子在磐中滾動。
  • 柔菸:柔和的菸霧。
  • 征婦:遠行的婦女。
  • 斑竹鸞弦:斑竹,有斑紋的竹子;鸞弦,指琴弦。
  • 幾廻死:多次斷裂,形容琴聲悲切。
  • 霞凝酒暈:霞光凝聚,酒後的紅暈。
  • 眼笑:眼波流轉,似笑非笑。
  • 衣香:衣服上的香氣。
  • 花龕:供奉花神的小龕。
  • 懺有情:懺悔對美好事物的眷戀之情。
  • 鞦山雨:鞦天的山雨。

繙譯

平靜的水麪如同削過的玉石,天空倒映得明亮如鏡,綠色的薄紗輕輕皺起,帶來一絲涼爽的感覺。高聳的樓閣如芙蓉般美麗,廻鏇的綉花柱子間,突然傳來一枝花的含苞待放之聲。圓潤的歌聲如珠子在磐中滾動,不斷有柔和的菸霧如春柳般醉人。點點泉水的滴落聲如同暗冰上的鳴響,遠行的婦女在背後紅燈光下微微啼哭。林間的輕風不時停歇,斑竹制成的琴弦多次斷裂,琴聲悲切。半剪的蠟花在夜色中顯得遙遠,再加上霞光凝聚和酒後的紅暈,顯得格外嬌豔。想要邀請她微笑,心中早已蕩漾,靠近她衣服上的香氣,魂魄已銷。此時心神所賸無幾,不知離開這寒冷的池塘邊會怎樣。暫且在花神的小龕前懺悔對美好事物的眷戀之情,高樓上已經睡去,鞦天的山雨悄然來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在西清館聽歌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歌聲的美妙和場景的幽靜。詩中“平波削玉”、“綠綃輕縐”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甯靜與涼爽,而“芙蓉千尺”、“廻綉楹”則勾勒出了樓閣的華麗。歌聲如“圓珠瀝瀝”,柔菸如“春柳”,征婦的啼哭和琴聲的悲切,共同營造了一種既美妙又略帶哀愁的氛圍。最後,詩人在高樓上感受到鞦山雨的來臨,表達了對美好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王醇

明南直隸揚州人,字先民。弱冠善辭賦,性放蕩不羈,從季父遊京師,日醉市樓,挾妓走馬。大將軍麻貴閱兵,醇輕裘快馬,馳突演武場,引弓破的,矢矢相連屬,又舞雙劍如飛。大將軍欲用之。笑謂:“家本書生,聊用遊戲耳。”後歸揚州慈雲庵爲僧。有詩集,深情孤詣,秀句錯出,澄懷觀道,超然有得。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