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梅刑部郎彥常

· 史鑑
臨江理舟楫,駕言辭故鄉。 故鄉非不安,憂君未能忘。 握手一長嘆,出門何慷愷。 所遇無險夷,行行盡周行。 老驥志千里,遊子懷四方。 豈如轅下駒,侷促徒悲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駕言:駕車。
  • :離開。
  • 憂君:憂國憂民。
  • 慷愷:慷慨激昂的樣子。
  • 周行:大道。
  • 老驥:老馬,比喻有志之士。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轅下駒:車轅下的小馬,比喻受束縛的人。
  • 侷促:狹窄,不自由。

翻譯

在臨江整理船隻和車馬,準備駕車離開故鄉。故鄉並非不安全,只是憂國憂民的心情讓我無法忘懷。握手之間長嘆一聲,出門時顯得慷慨激昂。無論遇到的是險阻還是平坦,行走的都是寬廣的大道。老馬仍有志在千里的雄心,遊子心中懷揣着四方的夢想。怎能像車轅下的小馬,侷限於狹窄之地,徒勞地悲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遠大志向的追求。詩中,「臨江理舟楫,駕言辭故鄉」描繪了詩人離鄉的場景,而「憂君未能忘」則直接抒發了其憂國憂民的情懷。後文通過「老驥志千里,遊子懷四方」與「轅下駒,侷促徒悲鳴」的對比,強調了詩人不願受束縛,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

史鑑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明古,號西村。於書無所不讀,尤熟於史。論千載事,歷歷如見。對時事及時人言論,得於聞見者,勤於筆錄。文章紀事有法。詩學魏晉。弘治、正德間,吳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鑑次之。有《西村集》。 ► 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