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昭始第進士主餘家至明年移居西鄰

· 王鏊
兩年不厭草堂低,頗愛晨昏出入齊。 長日經過無主客,只今相見有東西。 濁醪尚可牆頭過,歸院那愁柳下迷。 廄馬似知人意思,臨歧回首再三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濁醪(zhuó láo):濁酒。
  • 歸院:回到自己的住處。
  • 臨歧:在分別的路口。
  • (sī):馬叫聲。

翻譯

兩年來,我對這低矮的草堂並不厭倦,非常喜歡早晚進出的寧靜。 如今,我們不再是主客之分,只是相見時,你我已分居東西。 牆頭遞過來的濁酒依舊可飲,回到自己的院子,又何愁在柳樹下迷路。 馬兒似乎也懂得人的心情,在分別的路口,它回首再三嘶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友人朱天昭深厚的情誼及分別時的不捨。詩中,「兩年不厭草堂低」展現了兩人相處的和諧與舒適,「濁醪尚可牆頭過」則巧妙地以酒爲媒介,暗示了友情的延續。末句「廄馬似知人意思,臨歧回首再三嘶」通過馬的嘶鳴,生動地傳達了離別時的深情與眷戀。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間的交往與情感。

王鏊

王鏊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濟之。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閉門讀書,遠避權勢。本與外戚壽寧侯張巒有連,亦不相往來。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以憂去。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閤大學士,入閣時大權盡歸劉瑾,鏊初開誠與言,偶見聽納,後瑾專橫更甚,禍流搢紳,鏊不能救,乃辭官而去。博學有識鑑,經學通明,制行修謹,文章修潔。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