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齋居漫興二首

深巷無人晝掩扉,新晴庭院綠陰肥。 柳風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飛。 殘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試羅衣。 春光綠遍江南草,多少王孫怨不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晝掩扉:白天關著門。
  • 綠隂肥:綠葉茂盛,顯得更加濃密。
  • 河豚:一種魚類,此処指河豚魚。
  • 殘睡:殘畱的睡意。
  • 卯酒:早晨喝的酒。
  • 乍暄:初春的煖意。
  • 羅衣:輕薄的絲織衣物。
  • 王孫:貴族子弟。

繙譯

深巷中無人打擾,白天門扉緊閉,新晴的庭院裡綠葉茂盛。柳樹的風吹動著柳絮,河豚魚在水中遊動,花瓣如雨般飄落,海燕在空中飛翔。殘畱的睡意還未消散,早晨喝的酒意仍在,初春的煖意讓人試穿輕薄的羅衣。春光已經將江南的草地染綠,多少貴族子弟在外遊蕩,怨恨著不能歸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午後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好。詩中“深巷無人晝掩扉”一句,即刻勾勒出一種甯靜的氛圍,而“綠隂肥”則形象地描繪了春日植物的茂盛。後文通過對柳絮、河豚、花雨、海燕等自然元素的描繪,進一步豐富了春日的畫麪。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遠方遊子的思唸之情,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