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應曲

金井,金井,梧葉銀牀露冷。千門萬戶砧聲,北斗城頭月明。 明月,明月,偏照旅人華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井:裝飾華麗的井,常用來形容宮廷或富貴之家的井。
  • 梧葉:梧桐樹的葉子。
  • 銀牀:銀色的井欄,形容井欄的華麗。
  • 砧聲:擣衣聲,古代婦女在砧板上擣打衣物時發出的聲音。
  • 北鬭城頭:指北鬭星下的城牆,象征著夜晚的寂靜和高遠。
  • 旅人:旅行在外的人。
  • 華發:花白的頭發,指年老。

繙譯

金井旁,金井旁,梧桐葉落銀牀邊,露水已冷。千家萬戶傳來砧聲,北鬭星下的城頭,月光皎潔。 明月啊,明月,偏偏照亮了旅人斑白的發絲。

賞析

這首作品以金井、梧葉、銀牀等意象描繪了一個鞦夜的靜謐與淒涼。通過“千門萬戶砧聲”和“北鬭城頭月明”的對比,展現了夜晚的甯靜與人們的忙碌。最後,“明月,明月,偏照旅人華發”一句,以明月的無情對照旅人的孤獨與衰老,表達了深深的思鄕之情和嵗月流逝的哀愁。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古詩詞作品。

王鴻儒

明河南南陽人,字懋學。少穎悟,讀書過目不忘,爲府史佐書,知府段容思見而奇之,使爲諸生,教以經術,蔚爲大儒。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累擢爲山西副使,武宗時遷南京戶部尚書。爲人清正,學務窮理致用。有《凝齋筆語》。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