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戴仲鶡宿梅汀舟中

海外逢君話,孤舟復此汀。 煙波秋淡淡,江雨夜冥冥。 燭沒分漁火,杯空挹露泠。 連牀應幾夕,明日又東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戴仲鶡:人名,詩人的朋友。
  • 梅汀:地名,可能是一個以梅花和河流爲特色的地方。
  • 孤舟:單獨的一衹船。
  • :水邊的平地。
  • 菸波:菸霧籠罩的水麪。
  • 淡淡:形容菸霧輕薄,不濃重。
  • 冥冥:形容夜色昏暗,模糊不清。
  •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 挹露泠:挹取露水,泠指清涼。
  • 連牀:同牀共枕,形容關系親密。
  • 東亭:地名,可能是詩人接下來要去的地方。

繙譯

在海外與你相遇交談,又在這孤舟中再次停靠梅汀。 菸霧籠罩的水麪在鞦天顯得格外淡薄,江上的雨夜則昏暗模糊。 燭光沉沒在漁火之中,我們空著盃子,嘗試舀取清涼的露水。 應該會連續幾個晚上同牀共枕,明天又將啓程前往東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在舟中的夜晚情景,通過“菸波鞦淡淡,江雨夜冥冥”傳達了鞦夜的甯靜與朦朧美。詩中“燭沒分漁火,盃空挹露泠”巧妙地以燭光與漁火、空盃與露水的對比,表達了夜晚的靜謐與清涼。結尾的“連牀應幾夕,明日又東亭”則透露出詩人對即將離別的淡淡哀愁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友情的深刻感悟。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