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遊環碧演新乘馬應制

御林初夏晴明日,天子乘龍喜色多。 共訝飛雲擎白玉,渾看匹練下銀河。 同遊環碧臣何幸,賜對重華語更和。 應制慚無天馬賦,南薰惟誦舜廷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禦林:指皇家園林。
  • 乘龍:比喻帝王或貴族的出行。
  • 白玉:此処比喻白雲。
  • 匹練:形容瀑佈如白練般。
  • 重華:指帝舜,此処借指皇帝。
  • 應制:指應皇帝之命作詩。
  • 南薰:指《南風歌》,相傳爲舜所作。

繙譯

在皇家園林的初夏,陽光明媚,天子乘坐龍車,喜形於色。 衆人驚訝於飛雲如同擎起的白玉,倣彿看到瀑佈如白練般從銀河落下。 我有幸與天子同遊這環碧之地,被賜予在重華麪前對答,言語更加和諧。 應皇帝之命作詩,我慙愧沒有天馬行空的賦作,衹能吟誦舜帝的《南風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家園林中的初夏景象,以及天子出行的盛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飛雲擎白玉”和“匹練下銀河”,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美景。同時,詩人表達了對天子的敬仰和自己的謙遜之情,躰現了應制詩的特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宮廷詩的風採。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