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嶺嶠:(lǐng jiào)指山嶺。
- 天皇:(tiān huáng)指天帝,這裏比喻高聳入雲的山峯。
- 繡屏:(xiù píng)指美麗的屏風,這裏比喻山峯如屏風般美麗。
- 露珠:(lù zhū)指露水凝成的小珠。
- 翠蓋:(cuì gài)指翠綠色的華蓋,這裏比喻山峯上的植被。
- 閧:(hòng)同「哄」,形容聲音大。
- 仁壽裏:(rén shòu lǐ)地名,這裏指一個地方。
- 鬆苓:(sōng líng)指松樹下的茯苓,一種藥材。
翻譯
山嶺間有許多美景,高聳的山峯如同天帝的繡屏。露珠滋潤着葉片,翠綠的華蓋彷彿支撐着天空。風吹過,濤聲如雷,雲霧繚繞,樹色變得朦朧。古時候稱這裏爲仁壽裏,據說千年來這裏能產出珍貴的鬆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嶺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山嶺的雄偉與生機。詩中「嶺嶠多佳麗,天皇擁繡屏」以比喻手法讚美了山嶺的美麗,而「露珠沾葉潤,翠蓋倚天擎」則進一步以生動的意象描繪了山嶺的生機盎然。後兩句「風入濤聲閧,雲連樹色暝」通過對聲音和色彩的描寫,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氛圍。結尾的「古稱仁壽裏,千歲產鬆苓」則通過對地名的提及和鬆苓的傳說,增添了詩的歷史感和神祕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讚美。
王希文
王希文,原名世寧,字景純,號石屏。東莞人。少時倜儻負奇氣。弱冠上方伯吳策《蘇民十二事》,條畫精詳,語皆經濟,由是知名。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解元。八年(一五二九)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時宦官徵稅,所至多暴斂不法,而粵市舶珠池尤甚,希文疏奏皆罷之。又奏減蕪湖、南贛、梅關等地商稅。彈劾不避權貴,因忤輔臣夏言,改調南京。居位三載,抗疏歸。家居三十年而卒。有《石屏遺集》。明崇禎《東莞縣誌》卷五、清康熙《東莞縣誌》卷一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九有傳。王希文詩,向無刻本,僅存鈔本流傳族內。今以張淦祥、楊寶霖主編《莞水叢書》第二種影印民國初其後人王潤家鈔本《石屏遺集》捲上(卷下爲文)爲底本整理,並所輯佚詩,合爲一卷。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