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塵

昔時昔時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塵。我聞富有石季倫,樓臺五色幹星辰。 樂如天樂日夜聞,錦姝繡妾何紛紛。真珠簾中,姑射神人。 文金線玉,香成暮雲。孫秀若不殺,晉室應更貧。伊水削行路,冢石花磷磷。 蒼茫金谷園,牛羊齕荊榛。飛鳥好羽毛,疑是綠珠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洛城:即洛陽,中國古都之一。
  • 石季倫:即石崇,西晉時期的富豪,以奢侈著稱。
  • 乾星辰:觸及星辰,形容樓台極高。
  • 錦姝綉妾:指穿著華麗的美女。
  • 真珠簾:用珍珠串成的簾子。
  • 姑射神人:傳說中的仙人。
  • 文金線玉:指華美的服飾。
  • 暮雲:傍晚的雲。
  • 孫秀:西晉時期的權臣。
  • 晉室:指西晉王朝。
  • 伊水:流經洛陽的一條河流。
  • 塚石:墳墓上的石頭。
  • 花磷磷:形容石頭上的花紋。
  • 金穀園:石崇的豪華園林。
  • 牛羊齕荊榛:牛羊在荊棘叢中喫草。
  • 綠珠:石崇的愛妾,傳說中的美女。

繙譯

昔日的洛陽人,如今已化作茫茫的洛陽塵。我聽說有個富有的石季倫,他的樓台高聳入雲,五彩斑斕。 樂聲如同天上的音樂,日夜不息,錦衣美女如雲,紛紛擾擾。珍珠簾後,倣彿有仙人居住。 華美的服飾,香氣如同傍晚的雲彩。如果孫秀不殺石崇,晉朝或許會更加貧窮。伊水邊的道路已被削平,墳墓上的石頭花紋斑斑。 蒼茫的金穀園,如今牛羊在荊棘中覔食。飛鳥的羽毛美麗,倣彿是綠珠的化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涼,表達了時光易逝、繁華不再的哀愁。詩中描繪了石崇的奢華生活和金穀園的盛景,以及這些繁華最終化爲塵土的悲涼。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詩人抒發了對過去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衰敗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洞察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