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舉人歌行卷
厚於鐵圍山上鐵,薄似雙成仙體纈。蜀機鳳雛動蹩躠,珊瑚枝枝撐著月。
王愷家中藏難掘,顏回飢僝愁天雪。古鬆直筆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
佩入龍宮步遲遲,繡簾銀殿何參差,即不知驪龍失珠知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鐵圍山:佛教傳說中圍繞地獄的山,比喻堅固無比。
- 雙成:指董雙成,傳說中的仙女。
- 纈(xié):織物上的花紋。
- 蜀機:蜀地產的織機,指精美的織物。
- 鳳雛:小鳳凰,比喻珍貴。
- 蹩躠(bié sǎ):形容行走艱難的樣子。
- 王愷:東晉時期的富豪。
- 顏回:孔子的弟子,以貧窮著稱。
- 飢僝(jī chán):飢餓而憔悴。
- 雪衣女:指仙女。
- 蟠桃:神話中的仙果。
- 龍宮:神話中龍王的宮殿。
- 驪龍:黑色的龍,傳說中能吐珠。
翻譯
厚重的如同鐵圍山上的鐵,輕薄的似董雙成仙女身上的花紋。蜀地產的織機織出的小鳳凰動作艱難,珊瑚枝枝支撐着月光。 王愷家中藏有難以挖掘的寶藏,顏回飢餓憔悴地愁對天雪。古鬆的直筆如同雷擊也不折斷,雪衣仙女啄食蟠桃留下缺口。 佩帶着寶物進入龍宮步伐緩慢,繡簾銀殿多麼參差不齊,卻不知驪龍是否知道它失去了明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於珍貴與堅固、貧窮與富有的對比思考。詩中「鐵圍山」與「雙成仙體纈」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物質的厚重與精神的輕盈。後文通過對王愷與顏回、古鬆與雪衣女的描繪,進一步探討了財富與貧窮、堅韌與柔美的主題。結尾的「驪龍失珠」則寓意深遠,暗示了珍貴之物的易失與不可知,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