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籃輿(lán yú):古代一種用竹子或藤條編成的輕便轎子。
-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以田園詩著稱。
- 荷鋤:扛着鋤頭,指從事農耕。
- 執拗(zhí niù):固執,不隨和。
- 潛虛:指隱居不仕,潛心學問。
- 禮法:指社會上的禮儀和法律。
翻譯
早晨乘坐籃輿出門看山,懶得學陶潛那樣去扛鋤頭耕作。新的法規不被推行,是誰那麼固執呢?舊書已經無用,那是因爲選擇了隱居和潛心學問。俗人們總是自誇才華和名聲,而我這老態龍鍾的樣子,終究對繁瑣的禮法感到厭倦。三個月來,我的柴門沒有客人來訪,每天太陽高高升起時,我就閒着梳理我那白髮的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吳寬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禮法的厭倦。詩中,「籃輿朝出看山初」描繪了詩人清晨出門欣賞山景的寧靜生活,與「懶學陶潛去荷鋤」形成對比,顯示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但又有所保留。後兩句「新法不行誰執拗,舊書無用是潛虛」則反映了詩人對時政的不滿和對隱居生活的肯定。最後兩句「三月柴門無客到,日高閒把白頭梳」則進一步以無人打擾的寧靜生活和自我梳理的日常細節,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滿足和安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淡漠。
吳寬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爲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閒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後,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諡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爲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鬱,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
吳寬的其他作品
- 《 周氏疑舫亭二首 其一 》 —— [ 明 ] 吳寬
- 《 為寧縣令蕭光甫題墨梅 》 —— [ 明 ] 吳寬
- 《 是日往觀果刻本蓋世賢招飲恐客不至故紿爾乃複次韻 》 —— [ 明 ] 吳寬
- 《 入孔林 》 —— [ 明 ] 吳寬
- 《 楊梅 》 —— [ 明 ] 吳寬
- 《 渡沙河 》 —— [ 明 ] 吳寬
- 《 雪中李世賢招觀東坡清虛堂詩真跡 》 —— [ 明 ] 吳寬
- 《 葉翁以叢竹分種因題墨謝之 》 —— [ 明 ] 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