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亭:古代建築名,一種亭子。
- 何鞏:明代詩人。
- 錦袍:華麗的袍子。
- 清平:安寧平靜。
- 孤吟:獨自吟詠。
- 海城:指海邊的城市。
- 折柳:指剪下柳枝。
- 鵑:一種鳥,古代常用來表示春天。
- 三更:古代時間單位,夜裏的第三個時辰。
- 琴:古代樂器。
- 蝶:蝴蝶。
- □:此處爲生僻字,註音爲「xiǎn」(音同「現」)。
- 何滿子: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代表悲傷和哀怨。
翻譯
紅亭 [明]何鞏道 穿着華麗的袍子,陶醉地演奏着寧靜安詳的樂曲,今天我獨自吟唱躺在海邊的城市。 每次剪下柳枝都憐惜春天的二月,聽到鵑鳥叫才覺得夜裏已經過去了三更。 樂器知道風很急時,琴絃會先動起來,蝴蝶採花時漸漸成形。 不需要再聽何滿子的歌聲,暗自哭泣的紅淚也能聽到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紅亭中的意境,通過琴聲、蝶舞、柳枝和鵑鳥的叫聲,展現了一幅寧靜而優美的畫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內心的情感。整體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