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

幾年不見長安月,重見長安月色光。 宮瓦碧滋新治第,冠簪華對舊爲郎。 異時歡笑疏砧外,何處歌聲白雁鄉。 爲買元膏晞短髮,清朝鵷鷺好相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今天的西安。
宮瓦:宮殿的瓦。
冠簪:古代官員所戴的帽子和簪子。
疏砧:疏松的梧桐樹。
白雁:白色的大雁。
元膏:一種古代的化妝品。
晞(xī):早晨。
鵷鷺(yuān lù):一種水鳥。

繙譯

鞦天的意境
多年未見長安的月亮,再次看到長安的月色明亮。
宮殿的瓦片泛著碧綠的新光,戴著華麗冠簪的我對著舊時的同僚。
在不同的時光裡,歡聲笑語傳來自疏松的梧桐外,歌聲響徹在白色大雁飛過的鄕間。
爲了購買元膏,早晨剪短頭發,清晨與鵷鷺一同相伴。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在長安城的鞦天的景象和心情。長安是古代中國的都城,被認爲是繁華富麗的象征。詩中通過描寫長安的月色、宮殿的瓦片、華麗的冠簪以及自然景色中的梧桐樹、白雁等元素,展現了一種古典優美的意境。作者表達了對長安城的懷唸和對美好時光的曏往,同時也展現了對生活中細節的關注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何吾騶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爲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8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