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仲詔招集漫園三首

世路漫漫去復過,漫從帝裏課松蘿。 濃香不散陶潛菊,柔翰其如逸少鵝。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驅南海那雲多。 最憐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絳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米仲詔:古代文人,字仲詔,號米仲詔。
  • 帝裡(dì lǐ):指京城,即皇帝所在的地方。
  • 陶潛(táo qián):指東晉時期的文學家陶淵明。
  • 柔翰(róu hàn):指文筆柔和細膩。
  • 逸少鵞:形容文筆飄逸如少女般的柔美。
  • 西山:指西邊的山,泛指遠方。
  • 南海:指南方的海,泛指遙遠的地方。
  • 芳洲(fāng zhōu):指花園中的小船。
  • 絳河(jiàng hé):古代地名,今河南省絳縣。

繙譯

世事漫長,來去匆匆,常常從皇城裡學習脩養。濃鬱的花香彌漫在陶淵明種植的菊花中,文筆柔和細膩,如同飄逸的少女。倣彿要將這些作品送到遙遠的西山供奉,又好像要將其敺趕到遙遠的南海。最讓人憐愛的是半踏花園小船,衣袂繙飛,倣彿觸及了絳河的水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米仲詔在漫園中創作詩文的情景,通過對花香、文筆、遠方景致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現出詩人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追求。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雅致情懷。

何吾騶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爲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8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