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輿尸:用車載運屍體。
- 蕭寺:指佛寺。
- 螢火:螢火蟲發出的光。
- 殮燈:指爲死者入殮時所點的燈。
- 管絃:指音樂。
翻譯
可憐那白髮人淚如冰,生死之交的情誼卻少有人能體會。 前夜還在習家載酒歡聚的朋友,如今卻用車載着屍體,遠赴佛寺的僧人。 陰風一路吹散着行人的衣穗,螢火蟲的光在三更時分與殮燈混雜。 聽說那管絃音樂還未散去,高臺上唯獨你不能再重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對生死交情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比前夜歡聚與今朝死亡的場景,突顯了生命的無常和友情的珍貴。陰風、螢火、殮燈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神祕的氛圍,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最後兩句以音樂未散、高臺不再重登作結,抒發了對逝者無盡的懷念與遺憾。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
何絳的其他作品
- 《 廣州元夜歌 》 —— [ 明 ] 何絳
- 《 子夜曲 其三 》 —— [ 明 ] 何絳
- 《 家二兄入羅浮餘之循州承陳獨漉珠江送別後卻寄 》 —— [ 明 ] 何絳
- 《 任肇楚下第歸岡州詩以寄之時重陽後一日 》 —— [ 明 ] 何絳
- 《 宿訶林寫蕉軒呈白大師 》 —— [ 明 ] 何絳
- 《 作客惠陽寄居窮巷中有小室方不盈丈僅足讀書臨帖無隙地可以栽花種竹獨闢西牖稍能坐觀西湖之勝旅中少暇賦詩自 》 —— [ 明 ] 何絳
- 《 遠公自石橋精舍罷講初歸作 》 —— [ 明 ] 何絳
- 《 朝雲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 —— [ 明 ] 何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