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值四十舍弟陪臣

井邑遭兵燹,移家近馬湖。 黃巾餘黨在,白髮故人無。 親老仍多病,田荒不及租。 他鄉今夜月,相對話窮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邵伯:地名,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
  • 井邑:古代的村落,這裏指家鄉。
  • 兵燹(xiǎn):因戰爭而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
  • 馬湖:地名,可能是指靠近馬的湖泊,也可能是虛構的地名。
  • 黃巾:指黃巾起義,這裏泛指戰亂。
  • 餘黨:殘餘的黨羽。
  • 白髮:指年老的朋友。
  • 故人:老朋友。
  • 親老:指年邁的親人。
  • 多病:經常生病。
  • 田荒:田地荒蕪。
  • :田地的租金。
  • 窮途:困境,艱難的境地。

翻譯

家鄉遭受了戰火的摧殘,我們搬家到了靠近馬湖的地方。 戰亂的殘餘勢力還在,而我那些年老的朋友卻已不見蹤影。 家中的長輩年邁多病,田地荒蕪連租金都交不起。 在他鄉的這個夜晚,我們對着明月,相對無言,共同面對這艱難的境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家鄉的破敗景象和個人的艱難處境。詩中,「井邑遭兵燹」一句,即勾勒出了戰火連綿、家園被毀的悲慘畫面。隨後的「移家近馬湖」則透露出無奈的遷徙與對新生活的期盼。詩中「黃巾餘黨在,白髮故人無」對比鮮明,既表達了對戰亂不息的憂慮,也流露出對故舊離散的哀傷。結尾的「他鄉今夜月,相對話窮途」更是深化了詩的情感,展現了在異鄉面對困境時的孤獨與無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戰亂時期人民的苦難與無奈。

呂時臣

一名時。明浙江鄞縣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詩,亦工散曲。以避仇遠遊,歷齊、樑、燕、趙間,爲人貞介廉潔。客死涉縣,卒年七十。有《甬東山人稿》。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