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大參:古代官職名,指大參軍。
- 呂時臣:明代詩人。
- 河北:指黃河以北地區。
- 江南:指長江以南地區。
- 草深:草叢茂密。
- 虎穴:老虎的巢穴。
- 潮滿:潮水漲滿。
- 魚磯:可供垂釣的岩石或岸邊。
- 田舍:農家。
- 舂新稻:搗打新收穫的稻穀。
- 山妻:謙稱自己的妻子。
- 補舊衣:修補舊衣服。
- 到家:回到家中。
- 貧自得:雖然貧窮但自得其樂。
- 莫怪:不要責怪。
- 與君違:與你的意願相違背。
翻譯
在河北,中秋已過,我卻在江南九月踏上歸途。 草叢茂密,隱藏着虎穴;潮水漲滿,淹沒了釣魚的岩石。 回到田舍,搗打新收穫的稻穀;山妻在修補舊衣服。 回到家中,雖然貧窮但自得其樂,請不要責怪我與你的意願相違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河北到江南的歸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草深藏虎穴,潮滿上魚磯」這樣的自然景象,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自然的壯闊。後兩句「田舍舂新稻,山妻補舊衣」則轉入溫馨的家庭生活,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家庭的深情。最後兩句「到家貧自得,莫怪與君違」則透露出詩人對個人選擇和生活方式的堅持,以及對他人理解的期待。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熱愛生活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