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

· 韓偓
池塘夜歇清明雨,繞院無塵近花塢。 五絲繩繫出牆遲,力盡纔瞵見鄰圃。 下來嬌喘未能調,斜倚朱闌久無語。 無語兼動所思愁,轉眼看天一長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花塢:四周高起中間凹下的種植花木的地方。塢,wù。
  • 五絲繩:即五色絲,古代用以象徵吉祥。
  • :注視。瞵,lín。

翻譯

池塘在夜裏停歇了清明時節的雨,環繞院子沒有塵土靠近花塢。五色絲繩繫着鞦韆慢慢盪出牆外有些遲緩,力氣用盡才注視到鄰家的園圃。從鞦韆上下來嬌豔喘息還沒能調勻,斜靠着硃紅色的欄杆長久沒有言語。沒有言語並且牽動着所思念的愁苦,轉眼間看着天空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少女盪鞦韆的場景。開篇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雨後的院子潔淨而美好。少女盪鞦韆的畫面,通過「力盡才瞵見鄰圃」,表現出她玩樂時的投入和盡興。下來後的嬌喘未平、斜倚欄杆無語,以及最後的長吐一口氣,細膩地刻畫出少女複雜的內心世界,或是思念或是哀愁,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愁緒和詩意的美感。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