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路轉雙溪曲:道路轉過彎曲的兩條溪流。 此處描繪道路與溪流的曲折狀態。
- **河灣一徑通:河灣處有一條小路相通。徑:小路。
- **清秋楊柳月:清爽的秋季,楊柳在月光下。清秋,天高氣爽的秋季。
- **落日芰(jì)荷風:日落時分,帶有菱角與荷花香氣的風。芰荷,指菱角與荷花 。
- **直抵濯纓(zhuó yīng)水:一直可以到達能洗滌冠纓的水流之處。濯,洗滌;纓,系在頷下的帽帶。「濯纓水」典故出自《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表示高潔之地。
- **當前文筆峯:正對着文筆峯。當前,正對着;文筆峯,一種山峯名稱,常被賦予文雅吉祥之意 。
- **滿城佳氣聚:整座城聚集着祥瑞美好的氣息。佳氣,美好的雲氣,象徵吉祥。
- **擢(zhuó)秀美羣公:使衆多賢能之士顯露才華變得出衆。擢秀,拔擢人才使他們出衆,秀有出衆之意。
翻譯
道路轉過彎曲的雙溪,河灣處一條小路蜿蜒相通。清爽的秋夜,楊柳在月色下搖曳;日落時分,菱荷的微風輕輕拂來。一直前行能抵達那高潔之水,眼前正對着文雅祥瑞的文筆峯。整座城市都凝聚着吉祥美好的氣息,這祥瑞讓衆多賢良之士脫穎而出盡顯才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寧靜又充滿祥瑞氣息的畫面。開篇 「路轉雙溪曲,河灣一徑通」直接入景,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環境的清幽僻靜,蜿蜒的小路與曲折的溪流相互映襯,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美感。「清秋楊柳月,落日芰荷風 」,詩人選取了秋季富有特色的元素——楊柳、明月、落日、芰荷與風,從視覺與觸覺等角度營造出一種靜謐優美的氛圍,清爽中帶着淡淡的詩意。 「直抵濯纓水,當前文筆峯」,將自然景觀與文化寓意相結合,「濯纓水」體現出環境的高潔和不俗,「文筆峯」則增添了此地的文雅氣質,暗示此地人傑地靈。最後「滿城佳氣聚,擢秀美羣公」上升到對城市整體的祝福和讚美,寓意這座城市積聚着祥瑞之氣,人才輩出。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意象豐富和諧 ,不僅描繪出如畫的景色,還表達出對土地與人的美好期許與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