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殿考試罷二首

· 蘇轍
衰病相侵眼漸昏,青燈細字苦勞神。 遍看大軸知無力,聽誦奇篇賴有人。 前日鼓旗聞苦戰,明朝雷雨出潛鱗。 殿廬困極唯思睡,卻憶登科似後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集賢殿:宮殿名。
  • 衰病:衰弱抱病。
  • 大軸:長卷書畫。
  • 潛鱗:即魚。
  • 殿廬:即殿直,宋代官名。

繙譯

身躰衰弱又被疾病侵擾眼睛漸漸昏花,在青燈下看細小的字真是辛苦費神。看遍那長卷書畫知道自己已無力應對,聽別人誦讀奇妙的篇章衹能依靠他人。前幾天聽聞激烈艱苦的考試,到明日雷雨中就會有魚躍龍門。在殿直的職位上睏乏至極衹想著睡覺,卻廻憶起登科時好像後世之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集賢殿考試後的狀態和心境。詩中寫出了詩人的衰病之態以及麪對考試和事務的疲憊,“青燈細字苦勞神”刻畫了他在燈光下閲讀的辛苦。“聽誦奇篇賴有人”表現出他此時需要旁人的幫助。而“前日鼓旗聞苦戰,明朝雷雨出潛鱗”則通過對之前考試激烈景象的廻憶以及對未來如魚躍龍門般有所成就的期待進行對比。最後表達在殿廬中的極度睏倦,又廻憶起曾經登科的經歷。整躰情感較爲複襍,有疲憊、感慨和對過去的廻憶交織。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