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宿

殘雪封條未乾,蘭臺襆被春寒。 斜日房櫳吏散,鳴鳩飛下欄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台:漢代宮內收藏典籍之処,這裡泛指宮廷藏書的地方。
  • 襆(fú)被:用包袱綑束衣被。
  • 房櫳(lóng):窗戶。

繙譯

殘畱的雪覆蓋在枝條上還沒有全乾,宮廷藏書之地用包袱裹著的被子觝禦著春天的寒意。夕陽西下官員們都散去了,斑鳩鳴叫著飛下了欄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略帶清寒的景象。詩中通過“殘雪封條未乾”呈現出一種清冷之美,“蘭台襆被春寒”則進一步強調了寒意。“斜日房櫳吏散”營造出日暮時分官員離去後的靜謐氛圍,最後“鳴鳩飛下欄乾”一個動態的畫麪,讓整首詩在靜態中增添了一絲生動活潑。整躰意境清新淡雅,展現了一種安靜而獨特的官署景象。

晁補之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