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潛送況之諫議十四丈守潞
午投李同年,下馬汗如洗。
城南迫送客,雖懶聊爾耳。
出門繚陂渚,白鳥起深葦。
佛宮橫晚霽,窈窕間一水。
借問客何人,諫垣有直氣。
吾人浮丘伯,聊可與把袂。
如此邂逅何,得酒亦佳事。
官閒猶有守,旋折窘六轡。
可憐千紅蕖,的皪奼晚市。
便當夙駕行,秋風如箭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同文:指同年登科的人士。
- 潛:人名。
- 諫議:官職名。
- 潞:地名。
- 繚:纏繞,圍繞。
- 陂(bēi):池塘。
- 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佛宮:寺廟。
- 霽(jì):雨後天晴。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靜而美好,這裏形容景色優美。
- 垣(yuán):城牆,這裏借指諫官的職位。
- 浮丘伯:代指高潔之士。
- 袂(mèi):衣袖。
- 官閒:官職清閒。
- 六轡(pèi):轡,繮繩,古一車四馬,馬各二轡,故以六轡指代車馬。
- 蕖(qú):荷花。
- 的皪(de lì):鮮明貌。
- 奼(chà):美麗,嬌豔。
翻譯
中午去拜訪同年的李姓朋友,下馬時汗水像被水洗過一樣。在城南急忙去送客人,雖然懶散也姑且如此。出門圍繞着池塘和水中小塊陸地,白色的鳥兒從深深的蘆葦中飛起。寺廟在傍晚雨後天晴時橫着,在優美的間隔着一條水。試問客人是什麼人,是在諫官職位上有正直之氣的人。我們如浮丘伯一樣的人,姑且可以和他挽起衣袖。這樣的邂逅多麼難得,能飲酒也是美事。官職清閒仍有職守,回車折回時讓車馬也窘迫。可憐那千朵紅色的荷花,鮮明嬌豔在傍晚的集市中。應當早點驅車上路,秋風如同飛箭般迅速。
賞析
這首詩先描寫了詩人去拜訪友人後急忙送客的情景,描繪了周圍的自然景色,如鳥從蘆葦飛起、佛宮晚霽等,營造出一種清新而寧靜的氛圍。接着提到所送客人是富有正直之氣的諫議官。表達了與客人相逢的欣喜以及飲酒的快意。同時也提到自己官職雖閒但也有職責,借景抒情,如描寫荷花在傍晚集市中的美麗,襯托出對時光和境遇的感受。最後說應當趕快出發,以秋風的疾速象徵行程的緊迫。全詩意境優美,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和對生活、官場等的感悟。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
晁補之的其他作品
- 《 次韵蘇注承議天鉢元長老像前捻香 》 —— [ 宋 ] 晁補之
- 《 彥魯?字號卷餘擢爲開封第三用彥魯韻 》 —— [ 宋 ] 晁補之
- 《 喜文潛自淮南歸招飲西岡呈坐客 》 —— [ 宋 ] 晁補之
- 《 景修二十歲袖爲鄉舉之首晚乃尉青田無不遇色其里人晁補之爲賦五十六字以別且勉之 》 —— [ 宋 ] 晁補之
- 《 和洛筍小發 》 —— [ 宋 ] 晁補之
- 《 水龍吟 · 始去齊,路逢次膺叔感別敘舊 》 —— [ 宋 ] 晁補之
- 《 滿江紅 · 次韻吊汶陽李誠之待制 》 —— [ 宋 ] 晁補之
- 《 惜分飛 · 其一別吳作 》 —— [ 宋 ] 晁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