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和人

· 葛郯
陽關西路,看垂楊客舍,嫩浮波縠。寶馬嘶風人漸遠,隱隱歌聲戛玉。踏遍春山,歸來高臥,笑濯滄浪足。孤鴻天際,斷霞搖曳心目。 香露飛入壺中,仙家九醞,釀百花醽醁。一朵巫陽休悵望,且看家山眉綠。歌罷風生,舞餘花顫,鳳髓飄紅燭。瑤臺月冷,夜歸鬥掛銀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波縠(hú):形容水的波紋如縐紗。
  • 戛(jiá)玉:敲擊玉片發出的聲音。
  • 滄浪:青色的波浪。
  •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翻譯

在陽關的西路,看着那垂楊下的客舍,水面嫩柔地浮起縐紗般的波紋。寶馬嘶鳴着,人漸漸遠去,隱隱傳出如玉片敲擊般的歌聲。踏遍了春天的山巒,歸來後高高躺臥,笑着洗滌那被青色波浪沾溼的腳。孤獨的鴻在天邊,斷開的雲霞搖曳着心目。 香露飛進壺中,如仙家的九釀之法,釀成了百花美酒。不要惆悵地望着那一朵巫陽,暫且看看家鄉那如眉般的青綠山巒。歌唱完了風兒吹起,舞蹈結束後花朵顫動,鳳凰的骨髓在紅燭上飄曳。瑤臺清冷,夜晚歸來看到北斗星懸掛在如銀的屋宇上。

賞析

這首詞意境優美而富有浪漫氣息。上闋通過描繪陽關西路的景色、遠去的人和歌聲等,營造出一種孤寂而高遠的氛圍,接着寫歸來後的自在情態。下闋則圍繞着仙家美酒、巫陽等元素,增添了神祕的色彩,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心境。最後通過對瑤臺夜景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清冷的氛圍,整體給人一種空靈、高遠且帶着淡淡哀愁的美感。

葛郯

宋鎮江丹陽人,徙居吳興,字謙問。葛立方子。高宗二十四年進士。歷官常州通判,擢守臨川。有《信齋詞》。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