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齊:南朝的一個朝代。
- 銷沉:消逝,埋沒。
- 苔碑:長有苔蘚的石碑。
- 撫掌:拍手,這裏形容高興的樣子 。
- 演法:講解佛法。
- 傳心:傳授教義,以心相印證。
- 閒(xián):同「閒」,空閒。
- 澤物:施恩於萬物。
- 溥(pǔ):廣大,普遍。
- 春霖:春雨,這裏比喻恩澤。
翻譯
南齊時期的那些事蹟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只留下那長滿苔蘚的石碑記錄着古往今來的故事。有位老人看到泉水涌出還拍手稱奇,這位僧人講解佛法想要傳授教義以心相印證。大樹上頭龍經過,天空便落下像家家戶戶都能分到的雨水,池塘水面上魚兒遊動,魚尾好像閃耀的金色光芒。路過的行人不需要悠閒地臨水照影子,要知道這泉水潤澤萬物就如同那廣大的春雨一般。
賞析
這首詩圍繞玉泉展開。開篇以「南齊事蹟已銷沉」營造出滄桑之感,借事蹟的消逝引出玉泉邊青苔石碑,暗示歲月變遷,歷史與現實交織。頷聯通過「老出泉猶撫掌」「僧演法欲傳心」描寫了玉泉邊生動的人物活動,既有老者見泉的欣喜,又有僧人講法傳心的場景,增添了幾分生活氣息與文化內涵。頸聯「樹頭龍過家家雨,池面魚遊尾尾金」是寫景佳句,用奇特的想象描寫雨景和魚遊之態,「龍過」增添神祕氛圍,「家家雨」形象描繪出雨水的普遍灑落;「池面魚遊尾尾金」色彩明麗,細膩展現了魚兒歡快遊動時魚尾閃耀的金色光芒,讓畫面充滿生機。尾聯「行客不須閒照影,要知澤物溥春霖」則由景轉入議論和感慨,勸誡行客不要只注重自我閒遊賞景,要看到玉泉如春雨般普施恩澤的價值,昇華了詩歌的主題,體現出詩人對自然澤物的深刻感悟,也使整首詩兼具意境美與思想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