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鹿鳴宴:科舉制度中規定的一種宴會,起於唐代,明清沿此,於鄉試放榜次日,宴請新科舉人和內外簾官等。
- 八桂:八桂原指八株桂樹,八桂而成林,一言其大,一喻其叢生。以後唐代以八桂爲廣西行政區的簡稱。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後的玉串。
翻譯
往昔常常以山川誇讚廣西,如今文化昌盛在南方地區。秋風萬里之時帶着書和劍,春天在宮殿正門拜見帝王。聖明之世選取人才首先看實際用處,儒生報效國家豈是爲了自身的謀劃。暫且看那朝堂上三千字的策論,是爲了寫出平日田間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特定的場景和氛圍。前兩句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突顯如今南方地區人才濟濟、文化繁榮的景象。接下來描述了書生帶着理想抱負在不同季節的行動,有秋天的奮鬥和春天的期許。表明了國家選材注重實用以及儒生報國的胸懷。最後強調在朝堂上展示的策論內容是他們對平常生活中所關注問題的反映。整體體現出對人才選拔以及報國情懷的讚美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