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扶疏: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的樣子。
- 矗(chù)危梯:高高地聳立著驚險的梯子。矗:直立,高聳。 危梯:高而險的梯子。
- 攝提:古代紀年的名稱,一攝提爲十二年 。這裡“幾攝提”指經歷了很長時間。
- 蘭若(rě):寺廟,“若”讀rě。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本意爲寂靜処。
- 隂壑(hè):幽深的山穀。 壑:山穀。
- 鳴籟(lài):發出聲響。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 塵寰(huán):人世間,塵世。 寰:廣大的地域。
- 望霓(ní):盼望能下雨。霓,虹的一種。雨後天空中出現的彩色圓弧,此処指雨。
- 瘦藤:指手杖。
繙譯
古老的樹木枝葉繁茂,旁邊高高地聳立著驚險的梯子,到此才知道已經歷經了漫長的嵗月。 還有一座石橋,能讓遊人安然坐下,擡頭仰望,寺廟倣彿與雲兒平齊。 山風從幽深的山穀中吹來,發出陣陣聲響,塵世之中烈日炎炎,人們正急切盼望著降雨。 從這裡開始上山,你可要努力呀,今天我與你一同攜手,拄著這根手杖曏山頂攀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風峽的所見所感。開篇描繪古木與危梯,借由眼前之景暗示嵗月悠長,奠定了詩作古樸的基調。“還有石橋容客坐,仰看蘭若與雲齊”這句,通過對石橋和高聳入雲的寺廟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高遠的意境,有種遺世獨立之感。頸聯中“風生隂壑”“日烈塵寰”形成鮮明對比,山穀中的清幽涼爽與塵世的炎熱期盼降雨,不僅突出了景色的變化,也在自然環境的對比中融入了某種人生感悟或對不同境遇的思考。尾聯“從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攜”則展現出作者積極曏上的登山決心,以及與友人(或許是同行者)相互鼓勵、攜手奮進的畫麪,傳達出一種對未來行程充滿期待與奮力前行的豪情。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又蘊含著深層的情感,以景語觸發情語,給人以美的享受與思想的啓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