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內中帖子詞 其六 皇帝閣

· 王珪
波生碧海露晨曦,争剽菖蒲集御巵。 見說太平無沴氣,山中叢艾獨生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內中帖子詞:宮廷中特定節日時張貼的詩詞。
  • **端午:農曆五月初五,我國傳統節日。
  • **皇帝閣:皇宮內皇帝居所相關處 。
  • **王圭:北宋詩人。
  • **波生碧海:碧綠的海面涌起波浪。 晨曦chén xī):早晨的陽光。
  • ****爭剽(piāo)**:競相採集。 菖蒲:一種水生植物,端午節有采菖蒲的習俗。 御卮yù zhī):皇帝用的酒杯 。
  • **見說:聽說。 沴氣lì qì):惡氣,災害之氣。
  • **叢艾:叢生的艾草,艾草也與端午習俗有關。

翻譯

碧綠的海面涌起波浪,清晨的陽光灑下一片光輝。衆人競相採集菖蒲放入皇帝的酒杯中。聽說天下太平,連山中叢生的艾草都因爲沒有惡氣的侵擾,生長得比往昔遲緩了些。

賞析

這首詩是端午節時爲皇帝而作的應景詩。開篇「波生碧海露晨曦」描繪出一幅壯闊而清新的畫面,壯闊的海景和明亮的晨光相結合,奠定了整首詩的明朗基調。「爭剽菖蒲集御卮」一句則着筆於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採集菖蒲,將宮廷中在端午佳節熱鬧溫馨的場景生動展現出來,體現了節日的歡快氣氛和對皇帝的美好祝願。後兩句「見說太平無沴氣,山中叢艾獨生遲」意境昇華,由眼前的節日景象聯想到太平盛世的美好,以山中艾草生長遲緩這種細微變化,來側面烘托因爲天下太平,連自然界都一派祥和。整首詩既洋溢着節日的熱情歡快,又傳遞出對太平盛世的讚美之情,借景與俗,巧妙表達詩人對皇帝和國家的美好祈願 。

王珪

宋成都華陽人,徙居開封,字禹玉。仁宗慶歷二年進士。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拜參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嘗監修《兩朝國史》,書成奏進。卒謚文恭。有《華陽集》。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