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十二 (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

远拓东西极,论功纪十全。 如何伸足地,不到尽头天? 宝盖缝花網,金函护叶笺。 当时图职贡,重检帝尧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新嘉坡:現在寫作「新加坡」。
  • 十全:這裏指圓滿、完備。
  • 寶蓋: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
  • 金函:金匣。
  • 職貢:古代稱藩屬或外國按時向朝廷進貢。

翻譯

向遠方拓展到了東西方的盡頭,論功績可記爲十分圓滿。爲何伸展立足之地,卻不能到達那盡頭的天邊?華麗的傘蓋好像縫着花朵的網,金色的匣子保護着花葉般的書箋。在當時陳列着職貢之物,重新翻檢着帝堯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對新加坡相關情況的一種感慨和思索。詩中表達了對某事業往遠處發展與所達程度的思考。通過對一些具體事物如寶蓋、金函等的描寫,增添了詩的具象感。同時,「重檢帝堯篇」又蘊含着對古代治國或統治理念的一種聯想或對照。整體而言,詩的意境較爲深沉,有一定的歷史感與思考深度。

黃遵憲

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黃遵憲出生於廣東嘉應州,1876年中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的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等。被譽爲“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