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老庵

· 劉攽
茲山韞奇勝,四野窮眺覽。 近峯擢矛劍,遠巘矗蓮萏。 雲霞發光彩,氣候變舒慘。 啼禽不能名,秀芳多可攬。 招提就丘壑,初地首鉛槧。 精廬爛金碧,淨供歡藜糝。 佛香晝綿綿,法鼓晨紞紞。 林風忽飄搖,天樂隨簸撼。 靈泉初發蒙,溫液遂盈坎。 異源判炎涼,及物萬塵黕。 西南江路永,水墨畫色淡。 漚鳥破青冥,帆檣出葭菼。 吾人事探討,絕境更平澹。 悟真心自知,得雋首獨頷。 剪茅地夷爽,築基土強鵾。 長鬆啓門扃,怪石列窊窞。 遂初本逍遙,知略貴剛敢。 頹齡惜鬢髮,壯節露肝膽。 由來抱軒昂,豈復甘黯黮。 辭滿異多秩,摻袪嗟不寁。 高風故難繼,弱質因自感。 澗肩疲負任,勿藥羞是鞓。 願言爾爲鄰,寧使我餘憾。 即今桑榆景,光翳將就晻。
拼音

劉攽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貢父,一作戇父、贛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爲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羣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詩話》等。 ► 1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