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之子:這個人。
- 幽棲:指隱居。
- 觚(gū):古代一種用來書寫的木簡。
- 木杪(miǎo):樹梢。
- 易:指《易經》。
翻譯
這個人隱居的遺憾還不夠深切,飛泉涌出處有亭子臨近。掛在樹梢的木簡還讓人覺得煩擾,放在牀頭的《易經》能夠洗滌心靈。誇口的人十杯酒需要五次贈送,愚笨的人一把掃帚卻能享有千金。箕山和潁水應該還像從前一樣,嘆息巢父和許由那樣的隱士已不可尋。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心泉」展開,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隱居之處的景觀和心境,通過對比誇士與癡人,揭示了不同人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價值觀。最後以箕山潁水的一如既往,以及對古代隱士難以追尋的慨嘆結尾,反映出一種對過去理想境界的懷念。整體意境清幽,情感較爲複雜,既有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又有對現實的些許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