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意

雞報東方欲白時,林林羣動起飛馳。 匹居峴上入城少,頗怪淮南拔宅遲。 驚餌何妨潛密藻,安巢謹勿託危枝。 末年慕用寒山子,不是行家本色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林:衆多的樣子。
  • 羣動:猶衆生;諸種活動着的生物。
  • 峴(xiàn)上:這裏指峴山之上。峴山在湖北襄陽。
  • 淮南拔宅: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全家連雞狗都隨他升了天,比喻一人做官,全家隨之得勢。
  • 驚餌:爲誘餌所驚。
  • 密藻:茂密的水草。
  • 危枝:高而危險的樹枝。
  • 寒山子:唐代詩僧,其詩多寫山林逸趣與人生感慨等。

翻譯

公雞報曉,東方即將迎來黎明的時候,衆多生靈紛紛活躍起來,四處奔忙。我獨自居住在峴山之上,很少進城,不禁暗暗責怪淮南王全家白日飛昇的事情怎麼如此遲緩。魚兒啊,哪怕是被誘餌驚動,又何妨潛藏在茂密的水草之中;鳥兒啊,安心築巢切莫依託在高而危險的樹枝之上。到了暮年我羨慕效仿寒山子的詩風,可這畢竟不是那些行家擅長創作的標準風格的詩作呀 。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清晨萬物活躍的場景,給人以動態感,也暗示着世間人們爲名利奔波的常態。「匹居峴上入城少」一句,通過詩人個人僻居山上、鮮少進城的生活狀態,與世俗的熱鬧形成對比,展現出詩人的超脫與淡泊。「頗怪淮南拔宅遲」用典巧妙,表面是怪淮南王昇仙之事遲緩,實則表達對世間追逐功名利祿行爲的一種調侃和批判。「驚餌何妨潛密藻,安巢謹勿託危枝」以魚和鳥爲喻,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勸人在複雜的世界中要懂得明哲保身,選擇安穩的生存方式。最後「末年慕用寒山子,不是行家本色詩」,詩人以自嘲的口吻體現了其在末年對淡泊寧靜、超凡脫俗境界的追求,也反映出他不願隨波逐流,有着自己獨特的詩學追求和人生觀,全詩意境超脫,富含人生思考,頗具韻味。

劉克莊

劉克莊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於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 48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