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伯皋

· 韓淲
易別難相聚,傾懷語未終。 敝廬才郭外,高隱遠鄉中。 天地常年在,溪山觸處同。 營營非我事,有句欲乘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依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 伯皋:人名,具體身份不詳,是韓淲的友人。
  • 傾懷(qīng)吐心懷,暢談。
  • 敝廬(bì),破舊。指自己破舊的房屋,是謙稱自己的家
  • 郭外:城郭之外,指城外。
  • 高隱:指隱居的高人,這裏指友人伯皋。
  • 營營:形容辛苦操勞,忙忙碌碌。

翻譯

人與人之間輕易就分別了,再次相聚卻格外困難,哪怕滿心話語盡情傾吐也說不完。我簡陋的房子就在城郭外,你這位高明的隱士身處遙遠的鄉野之中。天地長久地存在着,這世間的溪流與山巒在每一處都有別樣的景緻(卻又似乎相同)。那忙碌奔波的俗事並不是我所關心的,如今有了詩句真想借着清風傳遞給你。

賞析

這首詩蘊含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首聯「易別難相聚,傾懷語未終」直接點明人生中分別容易相聚難的感慨,相聚時彼此傾吐衷腸,話也說不盡,將友情的真摯表現得淋漓盡致。頷聯通過「敝廬才郭外」和「高隱遠鄉中」,描述了自己與友人不同的居住環境,一個在城郭之外的簡陋居所,一個在遙遠鄉野隱居,形成鮮明對比。頸聯「天地常年在,溪山觸處同」意境開闊,詩人將視野拓展到天地與山水,指出它們長久存在、隨處可見,有一種自然恆常不變,而人事多變的感慨。尾聯「營營非我事,有句欲乘風」表明自己不把那些庸碌的俗事放在心上,只希望能憑藉詩句乘風傳遞給遠方友人,盡顯超脫與灑脫。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借對友人、生活環境、自然景象等的描寫,抒發了深沉的友情及淡泊脫俗的情懷 。

韓淲

宋信州上饒人,字仲止,號澗泉。韓元吉子。清高絕俗,恬於榮利。入仕不久即歸,一意以吟詠爲事。與同時趙蕃號章泉者並有詩名,時稱二泉。有《澗泉日記》、《澗泉集》。 ► 2848篇诗文

韓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