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丘郎中生辰詩
琅玡崒嵂神仙居,雲中縹緲飛雙鳧。玉皇步虛求真儒,翱翔萬里朝皇都。
金門待詔登公車,彤墀耿耿攄良謨。寵光已覽升榮途,握蘭華省歲雲徂。
下憐民物來剖符,寬即不猛鞭用蒲。薰陶一味清和敷,報政嘗聞帝曰俞。
要令仁風及海隅,光華玉節徯來蘇。黃童白叟爭歡呼,不須挽粟更飛芻。
已見年豐樂有餘,玉宇風清化日舒。寶爐煙嫋度垂弧,憑誰爲我倩麻姑,滿泛金波倒玉壺。
願君不老八千歲,何啻二十四考居中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玡(láng yá):山名,在今山東省諸城市東南海濱。
- 崒嵂(zú lǜ):高峻貌。
- 鳧(fú):水鳥,俗稱「野鴨」。
- 玉皇:道教中地位最高、職權最大的神,即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
- 步虛:道士唱經禮讚。
- 真儒:真正的儒者。
- 金門:漢代宮門名,這裏指朝廷。
- 待詔:官名,漢代徵士凡特別優異的待詔於公車署,以備顧問。
- 公車:漢代官署名,臣民上書和應試都由公車接待。
- 彤墀(tóng chí):宮殿前的紅色臺階及臺階上的空地。
- 耿耿:誠信的樣子。
- 攄(shū):表達,抒發。
- 良謨:良策,好的謀略。
- 寵光:恩寵光耀。
- 華省:指尚書省。
- 徂(cú):往,過去。
-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諸侯、功臣時,以竹符爲信證,剖分爲二,君臣各執其一,後因以「剖符」「剖竹」爲分封、授官之稱。
- 蒲:蒲鞭,以蒲草爲鞭,象徵刑罰寬仁。
- 薰陶:薰染陶冶。
- 敷:鋪開,這裏指傳播。
- 俞:表示答應、應允。
- 隅(yú):角落。
- 徯(xī):等待。
- 蘇:復甦,恢復。
- 芻(chú):喂牲口的草。
- 倩(qiàn):請,央求。
翻譯
琅玡山高聳險峻,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雲霧之中隱約有兩隻野鴨飛翔。玉皇大帝在唱經禮讚中尋求真儒,(真儒)翱翔萬里,朝着皇都飛去。 在朝廷等待詔命,登上公車,在宮殿的紅色臺階上,真誠地抒發良策。恩寵榮耀已經領略,踏上晉升的榮耀之路,在尚書省任職,歲月匆匆流逝。 被派到地方關愛百姓萬物,擔任地方官員,施行寬厚的政策,不用嚴刑,只用蒲鞭。以清正和美的品德薰染教化百姓,彙報政績時曾聽說皇帝應允稱好。 要讓仁愛之風遍及海邊角落,期盼着帶着光輝的品德和符節的官員能夠讓百姓復甦。黃髮兒童和白髮老人都爭相歡呼,不需要運輸糧食和草料。 已經看到年成豐收,百姓歡樂有餘,天空清朗,風化日新,日子舒適。寶爐中香菸嫋嫋,正度過生日,不知能請誰爲我央求麻姑,讓我能夠滿斟美酒,倒入玉壺。 祝願您長生不老,壽享八千歲,何止是能做二十四年的中書令呢。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生辰詩,用於祝賀丘郎中的生日。詩的開篇以琅玡山的神仙居和雲中雙鳧起興,引出丘郎中如同真儒一般,受到朝廷的重視,前往皇都。接着描述了丘郎中在朝廷和地方的作爲,在朝廷時他忠誠地爲國家出謀劃策,得到恩寵;在地方時,他施行仁政,以寬厚和清正的品德治理百姓,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皇帝的認可。詩中還表達了對丘郎中的美好祝願,希望他長壽安康,政績卓著。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華麗,通過對丘郎中的讚美,表達了對美好品德和仁政的嚮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象徵手法,如神仙居、雙鳧、玉皇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祕和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