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

· 韓駒
道人不愛色,而愛聞清香。 方春謝凡卉,凌晨玩孤芳。 以茲蘭蕙質,種彼葵藿場。 常恐亂微馥,采采歸幽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道人:指寄花的人,可理解爲品性高潔超凡之人。
  • :告別,這裏指凡卉在春季結束時凋謝。
  • 孤芳:這裏指梅花、瑞香花獨自散發的香氣,代指這兩種花。
  • :此,指梅花、瑞香花。
  • 葵藿場:種植葵藿的地方,葵藿是常見的尋常植物,這裏比喻平凡普通的環境。
  • 微馥:淡淡的香氣,指梅花和瑞香花的香氣。

翻譯

高潔的道人並不貪戀繁花的豔麗色彩,唯獨鍾情於那清幽的花香。正當春天,其他平凡的花卉紛紛凋謝的時候,在清晨時分,他細心賞玩着梅花與瑞香花獨自綻放的芳姿。憑藉着如蘭蕙般高雅的特質,(梅花、瑞香花)卻被栽種在普通的葵藿之中。常常擔心那塵世的濁氣會擾亂了它們淡雅的香氣,於是將花兒小心採摘,帶回靜謐的幽居之內。

賞析

這首詩借梅花、瑞香花寄寓情懷。開篇以「道人不愛色,而愛聞清香」凸顯對花內在品格的重視,而非外表。「方春謝凡卉,凌晨玩孤芳」描繪出在凡卉凋零時,梅花和瑞香花獨自散發芬芳,突出其與衆不同的孤高。「以茲蘭蕙質,種彼葵藿場」用對比手法,珍貴高雅的花和普通場域相對比,暗示美好事物身處平凡環境中的不協調。「常恐亂微馥,采采歸幽房」則表達對美好香氣可能被玷污的擔憂,象徵着對高潔品質的珍視與呵護。整體上,詩人借花讚譽那些不慕榮華、堅守高潔品質的人,同時流露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

韓駒

宋仙井監人,字子蒼,號陵陽先生。徽宗政和初,以獻頌補假將仕郎,召試,賜進士出身,除祕書省正字。累官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與三館士分撰親祠明堂、圓壇、方澤等樂曲。遷中書舍人,尋兼權直學士院,制詞簡重,爲時所推。高宗即位,知江州。卒於撫州。嘗從蘇轍學,詩似儲光羲。有《陵陽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