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寧山水圖
註釋
- 蠻溪:這裏泛指南方的溪流。
- 松煙:用松枝燃燒後凝取的黑灰,是制墨的原料。
- 絹素:白色的絹帛,可用於作畫。
- 敧(qī)斜:歪斜。
- 墨淋浪:形容筆墨酣暢淋漓的樣子。
- 枯筆:國畫中一種筆法,指筆中水分較少。
- 索(suǒ):尋求。
- 涔(cén)涔:形容雨多連綿的樣子。
- 槃礴(pán bó):同「盤礴」,也作「般礴」,意爲放縱不羈。
- 銘旌(jīng):豎在靈柩前標誌死者官職和姓名的長幡。
翻譯
過去相逢時沉醉的許道寧在長安,在蠻溪用大硯磨製松煙墨汁。忽然將絹素打翻在硯水裏,很久都不下筆有時甚至長達一年。他日登門拜訪時已是滿頭白髮,頭巾帽子歪斜着還不斷要酒。舉杯時意氣好像要翻倒酒盆,倒下躺在空酒樽邊將近八九回。醉中拿起枯筆筆墨酣暢,那氣勢好似山崩一樣不停筆。幾尺的畫作蘊含着萬里的遙遠,滿廳堂的景物冰冷而蕭瑟。山僧回到寺廟在童子之後,漁夫想渡河而向行人招呼。先父笑着指着溪上的住宅,那鸕鶿和白鷺好像都相互認識。許生再次下拜說自己不行,原來是自然的靈機而非筆力使然。他自稱年少時眼睛明亮時,親手揮就八幅錦江的畫卷。贈送的長卷送給張京兆,心裏知道李成是自己的老師。張公自身隨着銘旌離去,流落之後不知如今歸誰所有。在大梁的畫店觀賞水墨畫,我們縱情放任連客人都忘了招呼。蛛絲和墨的痕跡顯得昏昏暗暗,幾年間風吹動別人家的牆壁。雨雪紛紛佈滿寺院庭院,四張圖冷落而讓給了丹青。笑着付酬給肆翁十萬錢,畫卷交付給馬奴最終被變賣傾盡。王丞前來觀看都離席起身,指點着如同看到剛畫成的那天。四季的風物都進入了這幅畫裏,確實知道您家裏有像王維一樣的人。我持有這幅圖二十年了,眼前黑髮都變成了白髮。許生縮手進入黃泉,衆多畫史舞弄筆墨欺騙青天。您家的枯鬆出自老翟,風煙中的枯枝緊靠着崩裂的石頭。即使被蠹蟲咬壞的風物都珍惜愛惜,不要懷疑將來定會有人認識它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許道寧作畫的情景以及其畫作的魅力與價值。詩中通過回憶與許道寧的交往,如他的作畫風格、醉酒狀態等,生動地展現了畫家的形象與個性。還描述了他的畫作所呈現出的景象,有山水、人物等,富有意境和生命力。畫作中的景觀和氛圍讓人感受到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講述了這幅畫的流轉經歷以及對它的珍視。整體通過豐富的細節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畫家和畫作的讚美與敬仰,以及對藝術的深刻感悟。詩中的語言既形象又充滿情感,如「醉拈枯筆墨淋浪」等詞句,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