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師厚食蟹

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蟻醇。 每恨腹未厭,誇說齒生津。 三歲在河外,霜臍常食新。 朝泥看郭索,暮鼎調酸辛。 趨蹌雖入笑,風味極可人。 憶觀淮南夜,火攻不及晨。 橫行葭葦中,不自貴其身。 誰憐一網盡,大去河伯民。 鼎司費萬錢,玉食羅常珍。 吾評揚州貢,此物真絕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饌(zhuàn):海邊的食物。
  • 醪(láo):濁酒。
  • 霜臍:螃蟹的腹部。
  • 郭索:螃蟹爬行的樣子。
  • 趨蹌(qiāng):形容行走有節奏的樣子。
  • 葭(jiā)葦:蘆葦。
  • 鼎司:指三公的職位。

翻譯

海里的糖蟹很肥美,江中濁酒如白蟻般醇厚。常常遺憾肚子還沒滿足,誇讚起來就口舌生津。三年在黃河之外,常常能吃到新鮮的螃蟹腹部。早晨看螃蟹在泥中爬行,晚上用鼎烹飪添加酸辛調料。行走有節奏的樣子雖引人發笑,但風味十分令人喜愛。回憶觀看淮河以南的夜晚,用火攻捕蟹不到早晨。螃蟹在蘆葦中橫行,並不看重自己的身體。誰憐憫它被一網打盡,永遠離開了河伯的子民。三公職位要花費萬錢,美食羅列有平常的珍饈。我評價揚州所貢之物,這螃蟹真的無與倫比。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螃蟹的美味以及捕撈烹飪的過程,同時也蘊含着一些感慨。詩中先是描述了糖蟹的肥美和江醪之醇,突出了美食帶來的享受。接着回憶了在河外食用霜臍的情景,以及烹飪螃蟹的場景。還描寫了螃蟹橫行卻最終落網的命運,由此引發出一些思考。對於揚州貢蟹,詩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爲其無與倫比。整體上,這首詩既有對美食的細膩描寫,又有一定的感慨和思考,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意趣。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