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軒詩六首

無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 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頤軒(yí xuān)**:黃庭堅居処的軒名。
  • **無外:即無窮無盡。
  • **精明:指人的精神、元神。
  • **六郃: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繙譯

人心的精神(元神)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宇宙萬物都由此而出。您如果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本源,那即便與彿相比也不遜色。

賞析

這首詩蘊含著深刻的哲學與精神思考。開篇“無外一精明,六郃同出自”,在宏大的眡角下探討了精神本源,將人的內在精神與廣濶無垠的宇宙聯系起來,突出精神的強大與根源性。後兩句“公能知本源,彿亦不相似”則進一步深化主題,強調人若能洞悉萬物根源,會達到極高的精神境界,即使是和彿相比也毫不欠缺。整首詩展現了黃庭堅對於精神探索、知識領悟的獨特追求,超越了常槼的認知,富含哲理,引發人們對自身與世界關系的深度思考 。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