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辭 山樂官

· 王質
山樂官,山樂官,自歌自和閒追歡。 杉風梧月都清圓,松烟竹露仍團圞。 林爲筦,溪爲絃,深山飛鳴相拍彈。 嗚呼此友兮宜相諳,樹香樹粉山毿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自歌自和:自己唱歌自己應和。
  • **清圓:清幽圓潤。
  • ****團圞(luán)**:形容圓的樣子。這裏形容松煙繚繞、竹露圓潤的狀態。
  • ****筦(guǎn)**:同「管」,這裏可理解爲管樂器,說山林像管樂器。
  • **相拍彈:相互呼應彈奏,比喻鳥鳴聲相互應和。
  • ****諳(ān)**:熟悉。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髮、枝條等細長的樣子,這裏形容山中樹木鬱鬱蔥蔥、枝葉纖細。

翻譯

山樂官啊,山樂官,你獨自歌唱又自行應和,悠然地追尋歡樂。在杉樹的風聲、梧桐的月光裏,一切都是那麼清幽圓潤;松樹的雲煙、竹子上的露珠,都是那般圓潤美好。山林是管樂器,溪流是琴絃,在這深山中鳥兒飛舞鳴叫,相互呼應如同彈奏樂曲。哎,這樣的朋友啊真應該與之熟悉親近,山林間樹木散發着香氣,飄落着花粉,枝葉長得細長而繁茂。

賞析

這首《山友辭 山樂官》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山林間鳥兒歡歌的美好畫面。開篇直呼「山樂官」,奠定輕鬆歡快的基調,展現出山樂官自由自在的歡娛狀態。「杉風梧月都清圓,松煙竹露仍團圞」一句,細膩地刻畫了山林清幽美妙的環境,視覺與觸覺感受融爲一體,給人寧靜而美好的感覺。將「林爲筦,溪爲弦」,化自然之景爲樂器,設想奇巧,生動地表現了山中鳥兒的鳴叫聲彷彿是一場自然音樂會。最後的「嗚呼此友兮宜相諳,樹香樹粉山毿毿」,表達出詩人希望能與山樂官這樣的「朋友」熟悉親近的心情,同時描繪出的山林生機勃勃之態,讓人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盡魅力與活力 ,整首詩充滿了對山林生活和自然生物的喜愛之情。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