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

鐘漏初傳曉,滿窗風雨寒。 東岡行可種,攲枕不成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鍾漏:zhōng lòu,報時的鍾和滴漏,古代用銅壺滴漏來計算時刻。
  • 初傳:剛剛傳來,表示時間上的開始。
  • :早晨。
  • 東岡:東邊的山岡。
  • 攲枕:qī zhěn,斜靠著枕頭。

繙譯

報時的鍾和滴漏剛剛傳來清晨的訊息,滿窗都透著風雨帶來的寒意。 東邊的山岡可以進行耕種了,然而我斜靠著枕頭,內心無法安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風雨交加的春曉之景,以及詩人在這樣的清晨裡的心境。“鍾漏初傳曉,滿窗風雨寒”通過“鍾漏”“曉”“風雨”“寒”等詞滙,營造出了清晨的甯靜和風雨的清冷氛圍。“東岡行可種”則暗示了春天是播種的時節,而最後一句“攲枕不成安”,表現出詩人內心的不安或思緒的紛擾,也許是對辳事的擔憂,也許是對其他事情的牽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曉的景象和詩人複襍的心境,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司馬光

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