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詩四首 · 其三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 胡馬失其羣,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 幸有絃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爲遊子吟,泠泠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餘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 俛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願爲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拼音

注釋

依依:戀戀不捨。以上四句言鳥獸分別尚不免懷顧戀之情。 飛龍:龍是傳說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馬的頭鬃和尾,有鹿的角、魚的鱗和須),能飛行。其中有一種有翼的,象飛鳥。這裏是以飛龍喻作者送別的朋友和他自己。 喻中懷:曉示心懷。 遊子吟:琴曲。《琴操》雲:“楚引者,楚遊子龍丘高出遊三年,思歸故鄉,望楚而長嘆。故曰楚引。”《遊子吟》或許就是指此曲。因爲是客中送客,《遊子吟》正可以表示主客兩方的情懷。 泠泠:形容音韻清。 絲竹:“絲”,指用絲絃的樂器,如琴瑟。“竹”,指竹製的樂器,如簫管。這裏“絲竹”是偏義複詞,上文只提到絃歌,有絲無竹。 厲:強烈。 長歌:樂府歌有《長歌行》,又有《短歌行》,據《樂府解題》,其分別在歌聲的長短。長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 展:重(平聲)。 清商曲:是短歌而不是長歌。曹丕《燕歌行》:“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念子不得歸:是說我雖想念你而不能隨你同歸。以上四句是說長歌之後續以短歌,以寫心中激烈的傷痛。

賞析

這首是客中送客的詩。前幅連用比喻表示臨別依依,中幅借描寫絃歌的音響說明人心的情緒,後幅直寫傷感,仍用比喻作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鵠(hú):鳥名,即天鵝。
  • :回頭看。
  • 徘徊:往返回旋的樣子。
  • 胡馬:北方所產的馬。
  • 依依:戀戀不捨的樣子。
  • 飛龍:鳥名,這裏喻指伴侶。
  • :分離。
  • 清商曲:樂府曲調名,聲調比較清越。
  • 俛(fǔ)仰:低頭和擡頭,形容沉思默想的樣子。

翻譯

天鵝一旦向遠方飛別,飛行千里也不時回頭顧盼徘徊。北方的馬離羣,思念之心常常戀戀不捨。何況那成對的飛龍,羽翼臨近卻要分離。幸好有絃歌樂曲,可以用來抒發內心的情懷。請爲遊子吟唱,那聲音清泠泠是多麼悲傷。絲竹樂器發出激越的清亮之聲,激昂慷慨中有着無盡的哀婉。長歌正唱得激烈之時,內心悲痛欲絕幾乎要崩潰。想要演奏清商曲調,想到你不能歸來。低頭擡頭間內心傷痛,眼淚落下不能揮去。願成爲一對黃鵠,送你一起向遠方飛去。

賞析

這首詩以黃鵠、胡馬、飛龍等起興,通過對這些動物的離羣、分離的描繪,烘托出一種孤獨、憂傷的氛圍,以此來象徵遊子與親人、伴侶的分別之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如「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形象地表現出離別的不捨和眷戀。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對相聚的渴望,如「願爲雙黃鵠,送子俱遠飛」,情感真摯而深沉。整首詩在音韻上也很有特色,通過「悲」「哀」「摧」「歸」「揮」「飛」等韻腳,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性,使情感的表達更加淋漓盡致。

無名氏

漢代佚名作者的統稱。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