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其十一)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着故莖。 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 君當見此起憂思,寧及得與時人爭。 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 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餚相胥燕。 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 胡爲惆悵不得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枯籜(tuò):枯萎的筍殼。
  • 享祀:祭祀。
  • 倐(shū)忽:很快的,忽然。
  • 壺罌(yīng):泛指盛酒器。

翻譯

你沒有看見那枯萎的筍殼在階庭上走動,什麼時候能再回到原來的莖上重新變青。你沒有看見那死去的靈魂接受祭祀,什麼時候能把酒杯倒空倒盡。你應當看到這些就產生憂愁的思緒,怎麼還能去和當時的人去爭搶。人生忽然就像閃電一樣轉瞬即逝,青春年華和美好品德什麼時候能見到。只要讓自己的心意放縱留存高尚,美酒佳餚相互陪伴歡樂宴飲。拿着這個從早到晚,差不多能忘卻憂慮消除愁苦恐懼。爲什麼還要惆悵不能停止,難以完全唱出這曲子免得讓你不快。

賞析

這首詩以鮮明的對比表達出對人生短暫、無常的感慨。詩中以枯籜難以重回故莖、亡靈祭祀後酒杯的清空,暗示生命的逝去無法挽回。強調與無常的人生相比,不應與人爭名奪利。人生迅速如閃電,美好年華和品德難得。提倡以高尚的心懷,藉助美酒佳餚來排遣憂愁。最後提到即使惆悵也不應過度,唱出此曲並非爲了讓人不快。全詩前半部分基調較爲沉重,後半部分則有一種自我寬慰和豁達的情懷,語言質樸自然,感情真摯。

鮑照

鮑照

南朝宋詩人,字明遠,人稱鮑參軍,東海郡人(今屬山東蘭陵縣長城鎮)。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劉義慶以他爲國侍郎。其後成爲太學博士、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荆州時,由於任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劉子頊遵奉其兄劉子勛爲正統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殺凶暴的前廢帝劉子業,自立爲帝),參加了所謂的“義嘉之難”(義嘉爲劉子勛年號)。劉子勛與劉子頊在同年兵敗被殺,鮑照也在劉子頊的軍中被亂兵殺害。 ► 1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