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徵士誄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豈伊時遘,曷云世及? 嗟乎若士!望古遙集。韜此洪族,蔑彼名級。 睦親之行,至自非敦。然諾之信,重於布言。 廉深簡絜,貞夷粹溫。和而能峻,博而不繁。 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豈若夫子,因心違事?畏榮好古,薄身厚志。 世霸虛禮,州壤推風。孝惟義養,道必懷邦。 人之秉彝,不隘不恭。爵同下士,祿等上農。 度量難鈞,進退可限。長卿棄官,稚賓自免。 子之悟之,何悟之辯?賦詩歸來,高蹈獨善。 亦既超曠,無適非心。汲流舊巘,葺宇家林。 晨煙暮藹,春煦秋陰。陳書輟卷,置酒絃琴。 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子然其命。 隱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 糾纆斡流,冥漠報施。孰云與仁?實疑明智。 謂天蓋高,胡諐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寘? 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凶若吉。 藥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嗚呼哀哉! 敬述靖節,式尊遺占。存不願豐,沒無求贍。 省訃卻賻,輕哀薄斂。遭壤以穿,旋葬而窆。 嗚呼哀哉! 深心追往,遠情逐化。自爾介居,及我多暇。 伊好之洽,接閻鄰舍。宵盤晝憩,非舟非駕。 念昔宴私,舉觴相誨。獨正者危,至方則礙。 哲人卷舒,布在前載。取鑒不遠,吾規子佩。 爾實愀然,中言而發。違眾速尤,迕風先蹶。 身才非實,榮聲有歇。叡音永矣,誰箴余闕? 嗚呼哀哉! 仁焉而終,智焉而斃。黔婁既沒,展禽亦逝。 其在先生,同塵往世。旌此靖節,加彼康惠。 嗚呼哀哉!
拼音

顔延之的《陶徵士誄》是對陶淵明一生的總結和評價。雖然,顔延之對陶淵明的認識,特別是對他的創作是有所保畱的;但陶淵明那種自然而然的狀態,以及“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瀟灑,則讓他感慨萬端,不能忘懷。不僅如此,通過《陶徵士誄》的寫作,還可以進一步了解顔延之的情感經歷、仕宦生涯與同時代的文風、追求,幷由此洞見其精神與創作上的特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物尚孤生:萬物。尚:推崇。孤生:獨自生長,這裏指孤高的品格。
  • 人固介立介立:獨立、耿介。指人堅守耿介的操守。
  • 豈伊時遘(gòu):遭遇。難道是當時特殊的遭遇。
  • 曷雲世及:怎麼能說是世代如此。
  • 韜此洪族:隱藏。洪族:大族。指陶淵明雖然出身大族卻不張揚。
  • 蔑彼名級:輕視。名級:名位等級。
  • 至自非敦:極。敦:刻意。指極度的行爲並非刻意爲之 。
  • 廉深簡絜(jié)廉深:廉潔深沉。絜,同「潔」,簡約高潔。
  • 貞夷粹溫:正。夷:平和。粹:純粹。溫:溫和。
  • 依世尚同:依順世俗的人崇尚隨波逐流。
  • 詭時則異詭時:違背時俗。違背時俗的人就顯得與衆不同。
  • 因心違事因心:根據自己內心。指根據內心行事而不隨世俗。
  • 世霸虛禮:當世的王者崇尚虛浮的禮儀。
  • 州壤推風:州里鄉間都推重其風采。
  • 孝惟義養:孝在於合乎道義的奉養。
  • 秉彝:常理,常道。人所秉持的常理。
  • 長卿棄官長卿:司馬相如字長卿,他曾棄官。
  • 稚賓自免稚賓:郇(xún)越字稚賓,他自行免去官職。
  • 悟之辯:明辨。對道理領悟得非常明辨。
  • 高蹈獨善:指遠離塵世,保持自身的高潔。
  • 超曠:曠達。超脫曠達。
  • 無適非心:無論處於什麼境地都順心滿足。
  • 汲流舊巘(yǎn):山峯。在舊日的山邊汲取泉水。
  • 葺宇家林:在故居林中修建房屋。
  • 隱約就閒隱約:窮困。在窮困中閒適度日。
  • 遷延辭聘遷延:拖延。拖延着推辭徵召聘書。
  • 糾纆(mò)斡流糾纆:繩索,這裏指命運的束縛。斡流:運轉。命運輾轉。
  • 冥漠報施:指上天的報應渺茫難測。
  • 疢(chèn)維痁(shān)疾:病。痁:瘧疾。
  • 傃(sù)幽告終:向。向着幽冥之地結束生命。
  • 遺佔(zhàn):通「讖」,遺言。
  • 省訃(fù)卻賻(fù):省卻訃告,推辭喪禮錢財。
  • 旋葬而窆(biǎn):很快下葬。:下葬。
  • 自爾介居介居:獨居。自從你獨居。
  • 伊好之洽:友好融洽。
  • 宵盤晝憩:晚上游樂,白天休息。
  • 迕(wǔ)風先蹶:違背。違背風尚首先跌倒。
  • 黔婁既沒黔婁:春秋時魯國的賢士,安貧樂道。既沒:去世。
  • 展禽亦逝展禽:即柳下惠,春秋時魯國大夫。逝:去世。
  • 同塵往世:與塵世同流而去世 。

翻譯

萬物崇尚孤獨生長,人本來就應耿介獨立。難道是當時特殊的遭遇,怎麼能說是世代如此?

啊,像您這樣的人!遙追古人志向匯聚於心。您雖出自大族卻隱藏不顯,對名位等級極爲輕視。

和睦親族的品行,並非刻意爲之卻達到了至極的程度。許下的諾言,比季布的誓言還要可信。

廉潔深沉,簡約高潔,品性端正平和,純粹溫厚。平和而有高遠冷峻的氣質,博學而不繁雜。

依順世俗的人崇尚隨波逐流,違背時俗的人就顯得與衆不同。若是二者選其一,都不能默默無視。

哪像先生您啊,根據內心行事而不合流俗。厭惡虛榮,喜好古風,輕視自身名利,重視內心志向。

當世的王者崇尚虛浮的禮儀,州里鄉間都推重您的風采。孝在於合乎道義的奉養,推行正道必然心懷國家。

人秉持常理,既不狹隘也不驕狂。爵位等同於下等士人,俸祿和上等農夫相近。

人的度量很難相同,進退卻有一定可循。司馬相如棄官,郇越自免官職。

您領悟這些道理,是多麼明白清晰啊!賦《歸去來兮辭》後歸來,遠離塵世獨善其身。

已經超脫曠達,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順心如意。在舊日的山邊汲取清泉,在故居林中修建房屋。

清晨的煙霧,傍晚的雲霞,春日的溫暖,秋日的陰涼。放下書卷,擺上酒盞,輕撫琴絃。

生活儲備勤儉,自身又兼貧兼病。旁人看您覺得憂愁,您卻坦然接受命運安排。

在窮困中閒適度日,拖着久辭徵召聘書。這不只是明達之舉,更是道心本性。

命運輾轉,上天報應渺茫。誰說上天庇佑仁者?實在讓人懷疑所謂的明智。

都說上天高遠,爲何違背這種道義?堅守信用又能依靠什麼?追求順遂又該置於何處?

到了中年,被瘧疾纏上。您視死如歸,面臨兇禍如同吉祥之事。

從不吃藥治療,也不擔憂祈禱祭祀。向着幽冥之地了卻一生,懷着平和之心永遠結束。

嗚呼哀哉!

恭敬地追述您的靖節品格,遵循您的遺願。生前不願過得豐厚,死後也不追求厚葬。

省卻訃告,推辭喪禮錢財,簡單哀思,節儉入殮。就着遇的地方挖墓穴,很快下葬。

嗚呼哀哉!

深情地追懷往事,思緒隨着逝者遠去。自從您獨居,到我閒暇之時。

我們友好融洽,鄰里之間往來密切。夜晚遊樂,白天休息,不依靠舟車四處走動。

回憶往昔私下宴飲,舉杯相勸。特立獨行的人危險,過於方正就會受阻。

賢哲能屈伸自如,以往的記載中處處可見。借鑑就在眼前,我曾勸您銘記。

您確實動容,對中肯的話語有所反應。違背衆人容易招禍,忤逆世風先受挫折。

自身才能並非長久之事,榮華聲名也有停歇之時。您的睿言已消逝,誰再來糾正我的不足?

嗚呼哀哉!

仁者會離世,智者也會逝去。黔婁已經離世,展禽也已消逝。

而在先生您,與塵世一同歸於往昔。表彰您的靖節品格,贈您諡號康惠。

嗚呼哀哉!

賞析

這篇誄文是顏延之悼念陶淵明所作。開篇強調陶淵明孤高耿介的品格,超脫世俗,不慕名利,展現出其與衆不同的氣質。接着在文中詳細刻畫了他的品德修養,無論是睦親守信,還是廉潔簡約、純粹溫厚等,都體現出完美高尚的人格。在處世態度上,陶淵明不隨波逐流,秉持內心堅持自我,雖生活窮困卻安貧樂道,面對生死也坦然自若。

作者回憶與陶淵明的交往,表達了他們之間深厚誠摯的情誼,同時也體現出對陶淵明的認可和推崇。文中除了對陶淵明個人的讚美,還流露出對人生命運無常、天道福善禍淫難測的感慨。最後進行總結,高度評價了陶淵明的一生,並表達出無盡的哀傷與懷念 。整體而言,這篇誄文用典雅的辭藻,莊重的語氣,全面且深情地讚頌了陶淵明高尚的一生。

顏延之

顏延之

南朝宋琅邪臨沂人,字延年。少孤貧,好讀書,無所不覽。東晉時曾爲豫章公劉裕世子中軍行參軍。入宋,初爲太子舍人。曆始安、永嘉二郡太守,官至金紫光祿大夫,領湘東王師。嗜酒,不護細行,性激直,每犯權要,自謂“狂不可及”,人稱“顏彪”。文章冠絕當時,與謝靈運齊名,世稱顏謝。今存《顏光祿集》輯本。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