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 · 混戰計 ·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拼音

所属合集

#三十六計

注釋

不敵其力:敵,動詞,攻打。力,最堅強的部位。 而消其勢:勢,氣勢—。 兌下乾上之象:《易經》六十四卦中,《履》卦爲“兌下乾上”,上卦爲乾爲天.下卦爲兌爲澤。又,兌爲陰卦,爲柔;乾爲陽卦,爲剛。兌在下,從循環關係和規律上說,下必衝上,於是出現“柔克剛”之象。此計正是運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計可勝強敵。

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計》第十九計,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釜底抽薪: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兌下乾上: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兌爲澤,乾爲天。

翻譯

不直接抗擊敵人的強大力量,而是削弱敵人的氣勢,這就如同《易經》中兌下乾上的履卦的卦象所顯示的那樣。

賞析

這段話是「三十六計」中「混戰計」之一「釜底抽薪」的計略闡述。它強調在面對難以直接抗衡的強大對手時,採取迂迴策略,從根本上去削減敵人的優勢和勢力。以較爲抽象的方式表達出一種智慧的應對策略,即不蠻幹硬拼,而是尋找關鍵節點,消除對方賴以強大的根基。這種思維在軍事、政治、商業等諸多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啓發價值。

無名氏

清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8篇诗文